首页 关于 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读《未来简史》(2)

文字的力量

接着书中上节提出的「互为主体的现实」的观点,作者在说书人这章中接着讨论了人类的这种通过虚构故事来合作的能力,并指出了文字的出现,对这种能力的大大加强。

狼或黑猩猩等动物,都活在一种双重现实之中:一方面是外在的各种客观实体,比如树木、岩石和河流;一方面是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恐惧、喜悦和欲望。相较之下,智人则活在一种三重现实之中,除了客观实体、主观感受,还有各种关于金钱、神、国家和公司的虚构故事。

在文字出现之前,故事受限于人类大脑的能力,不能讲得太复杂。否则就没人能记得住。但文字出现之后人类就可以开始创造长篇复杂的故事,不再单靠人类大脑,国家的土地、税收、法律都可以被记录下来。正因为如此,文字让人能够以算法的方式组织整个社会。有人文字以后,人类就能组成网络,每个人完成巨大算法里的一个小步骤,而最后的重要决定由整个算法来判断。这正是官僚体系的本质。

文字带来了强大的虚构实体,组织了数百万人,也重述的河流、沼泽和鳄鱼的现实。同时,文字让人类习惯了通过抽象符号的调节来体验现实,于是更容易相信这样的虚构实体确实存在。我们可能觉得书面文字只是用来温和地描述现实,但它却逐渐变的威力无穷,因为他能重塑现实。如果官方报告与客观现实有所冲突,最后让步的往往是现实。

在本章的结尾,作者提出了反思:公司货币和国家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是人类发明了这些概念,好让他们为人类服务。为什么最后反而是人类为这些概念服务是指牺牲性命呢?

作者也警示我们:在 21 世纪,我们还会创造出比以往更强大的虚构概念以及更极权的宗教。到时在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协助下,再区分虚构与真实、宗教与科学将会变得更加困难,但又比以往更加重要。

科学和宗教

作者在一对冤家这章开始讨论「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虚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历史不断演进,关于神、国家和公司的故事越发强大,甚至开始主宰客观现实。这就是宗教产生的背景。

那么当科学不断发展又结果如何呢?现代科学确实改变了游戏规则。但并不是「以事实代替神话」如此简单。神话仍然主宰人类,科学只是让神话更为强大。科学非但没有摧毁互为主体的现实,反而让它比以往更能完全控制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在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的协助下人类开始能够重塑现实以符合心中的幻想,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

所以,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样是对立的。对科学和宗教的误解多半是由于对宗教的错误定义。人们常常以为宗教就是迷信、灵性以及超自然力量和神的信仰。宗教由人创立,而非由神所创;宗教的定义应该在于其社会功能,而不在于神是否存在。任何无所不包的故事,只要能够为人类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赋予高于一般人的合法性,就应该算是宗教。宗教能够为人类社会结构找到理由,就是这些结构反映了高于一般人的法则。宗教认为人类受制于某种道德法则系统,这个系统并非由人所创,也并非人所能改变。比如,犹太教义不允许教徒吃猪肉,它会告诉教徒,这个法则是由上帝指定的,人们只能遵守。

宗教故事几乎总是包括三个部分:

  1. 伦理判断,例如,「人命神圣」。
  2. 事实声明,例如,「人命始于受孕的那一刻」。
  3. 伦理判断与事实声明相结合,给出具体的指示,例如,「就算受孕一天,也不的堕胎」。

对于宗教的伦理判断,科学无法加以反驳或证实;但对于宗教的事实说明,科学家就大有意见了。

讲到现代性的历史,一般把它视为一场科学与宗教之争。理论上,科学和宗教都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因为各自推崇不同的真理,也就注定有所冲突。但事实上,科学和宗教都不那么在乎真理,因此,两者十分容易妥协、共存甚至合作。

宗教最在乎的其实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最在乎的则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征伐作战、生产食物。就个人而言,科学家和神职人员可能很在意真理;但就整体而言,科学和宗教对真理的喜好远不及秩序和力量。因此,两者一拍即合。对于真理毫不妥协地追求,其实是一次灵性之旅。在宗教和科学机构之内却很少见。

因此,对于现代历史更准确的一种看法,其实是科学与特定宗教(也就是人文主义)达成协议的过程。现在社会相信人文主义教条,而科学的用途不是为了质疑这些教条,而是为了实现他们。就算在 21 世纪,也不太可能有纯粹的科学理论取代人文主义教条。但让两者目前携手同行的契约可能会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科学与其他后人文主义宗教之间截然不同的契约。

与「现代」的契约

在现代社会之前,多数文化都相信人类是某个伟大宇宙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的设计者是某些万能的神或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人类无法改变。这个宇宙计划让人的生命有了意义,但同时也限制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计划中,人们活在脚本中,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其目的。就算是发生了战争、瘟疫或干旱,也是最好的安排,是为了最后的美好结局。

而现代文化则不再相信有这种伟大宇宙计划的存在。科学的进步让我们知道,我们并不是活在高于日常生活的戏剧之中,生活没有剧本、没有剧作家、没有导演、没有制片人,而且,也没有意义。

既然没有剧本,那么人类便不用将自己局限于任何预定角色里,只要能找对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我们就能为所欲为。通过新科技促进经济增长,为我们带来更充足的事物、更快速的交通工具和更有效的药物。甚至,有一天我们会发明各种灵丹妙药,让人青春永驻、快乐幸福,而这一切不会有什么神灵来阻挡。这就是人类与现代的契约:人类放弃了意义,换来了力量。

具体而言,现代生活就是在一个没有意义的宇宙里不断追求更多的力量。现代文化的力量是史上最强的力量,而且还在不停研究、发明、发现与增长。同时,现代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文化感受到了更大的存在性焦虑。

在这样的前提下,便形成了现代性的理念基础:经济增长不仅有可能,而且还绝对必要。经济增长成了几乎所有现代宗教、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的共同重点。

与现代的契约让人类为了力量放弃了意义,遵守要求,可能会带来一个黑暗的世界,没有任何道德、美学或同理心。但从目前的事实看,人类不仅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有力量,而且也更为和平,合作也更加愉快。人类是怎么做到了在一个没有神、没有天堂、没有地狱的世界上,保存下道德、美丽和同理心的呢?拯救人类的并不是资本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而是因为兴起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宗教—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革命

与现代的契约是得到力量,放弃意义。但是有一个漏洞条款,如果人类从整体宇宙计划之外找到意义,就可以意义和力量兼得。人类找到了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让人类摆脱了人生无意义、存在没依据的困境。根据人文主义的观点,人类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找出意义,而且不仅是自己的意义,更是整个宇宙的意义,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几个世纪以来,人文主义一直想让我们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的权威。

人文主义发展出了这些教条:在伦理上,感觉对了,就做吧;在政治上,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在美学上,看得人觉得美,就是美;在经济上,顾客永远是对的;在教育上,学生要自己思考。

人文主义让意义和权威的源头从天上转移到了人类的内心感受,但正如所有其他权威来源,「感受」也有其缺点。人文主义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个真正的内在自我,但是当我们去叩门的时候,却常常没有响应,或者众声喧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文主义又宣称有一个新的权威来源,同时还提出配套的新方法,告知大家如何使用这种权威获得真正的知识。

在中世纪的欧洲,获得知识的主要公式是:知识 = 经文 × 逻辑,如果想要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要阅读经文,并用逻辑来理解经文的确切含义。科学革命的知识公式则是:知识 = 实证数据 × 数学,即收集相关的实证数据,再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来获得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但是,科学无法做出道德判断,所以碰到实际问题,比如确定地球的形状、修桥或治病,就收集实证资料,做数学分析;碰到伦理问题,比如能不能允许离婚、堕胎和同性恋,就转向经文求助。但人文主义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等到人类对自己有了足够的信心后,一个获取伦理知识的新公式出现了:知识 = 体验 × 敏感性。

体验并不是实证数据,体验是一种主观现象,有三个主要成分:知觉、情绪及想法。在任何时刻,我的体验都包括了我的一切感知,我感觉到的情绪,以及一切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想法。敏感性包括两方面:第一,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第二,允许这些知觉、情绪和想法影响自己。要对新的体验持开放态度,允许新的体验,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甚至个性。

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靠着经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人文主义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各式智力、情绪及身体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

人文主义,就像任何新生的宗教一样,不免分裂。所有人文主义派别都认为人类经验是权威和意义的本源,但对于人类的体验却各有诠释。人文主义分支包括: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自由主义在人文主义宗教战争中胜出,而且在当下,我们也没有其他可行的替代选项。然而,它成功的时候,可能也播下败亡的种子。获胜的自由主义正在推动人类走向长生不死、快乐幸福并化身为神。

人文主义相信自己的「感觉」,于是我们在与现代性的契约中,虽然得利,却无需付出带价。我们不需要有神来限制我们的力量、赋予我们意义,只要从顾客和选民的自由选择,就能得到所需的意义。但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发现原来顾客和选民从来就没有自由选择,能用科技来计算、设计或击败他们的感觉,一切会变得怎样?现在的整个世界似乎都与人类体验唇齿相依,但如果以后人类的体验也成为可设计的产品,情况又将如何发展?

Blog

Opinion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