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 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输出比输入好100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看了很多写的很好的博客,自己也想弄个博客把平时学习的一些知识总结一下写出来,但耽搁了挺久没动,主要是觉得怕自己学的太浅,写出来可笑。

现在各种社交网络很丰富,也会注册用起来,但也只是看看朋友和意见领袖们的消息,自己不怎么生产内容,经常一打字就感觉辞不达意。

选择实习、工作的时候,会把公司有没有大牛带作为一个考虑因素,因为可以有的学。

总是带着这样一种想要给自己输入的心态。

尝试写出来

后来终于把博客搭起来,并开始写东西了,发现还真是没那么好写。脑子里的那点点东西虽然有点轮廓,但真正想要表达出来写成文章,顿时觉得难了很多。你得去想想文章的结构是不是合理,脑子里的概念写成语句是不是能让别人明白,常常会觉得想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弄得明白了,所以还得再去查查资料再弄得清楚些。

就是这样,写了几篇博客,感觉就不一样了。觉得比光是看别人的博客学的更快、理解的更深入了。

输出

在微信、微博里关注了一些大号,他们经常发文章、表达观点,都是在往外输出,他们的很多提法观点都觉得很棒,想想其中定是有很多是他们吸收知识再经过思考后提出的。这不断地吸收与输出,练就了他们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转化能力,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了。所以,输出其实是一种拉动吸收和加强吸收的动力。

前些天,看了篇文章里面提到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平时接触到很多的知识,其中有些过过脑子可能就忘了,如果想要有效地把这些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训练式的学习,即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一段逻辑结构清晰的笔记,并可以用几页PPT或者自己口语化的表达展示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知识才更能留在自己的脑子里。很有道理。

所以,最近读书都开始写笔记了,会思考书中的内容,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结构和轮廓。时不时会把那些记下的东西给别人讲讲,看能不能表达清楚让别人也认同。感觉效果不错。

其实,在工作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感受。在一家创业公司做事情,发现没有那么多成熟的东西让你学习,一切都在成长中,甚至很多方面还需要你的输出。但正是这个输出,让自己把曾经积累的很多想法开始往外整理了。比如要为一个团队制定协作的规范,首先那些原本只是飘在脑子里的想法不再是虚的了,它们需要规范成文,并展示给你的团队,这个整理的过程也让自己能进一步筛选和完善这些想法;其次,这些规范需要实践,不会只是纸上谈兵,到了实践中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让我们反过来思考和改进这些规范,并最终使之可行。经过这样的过程,你会发现,原本的那些飘忽的想法落地了,它们能根植在你的行动中,成为你的一种能力。这正是输出的驱动。

Blog

Opinion

Project